首页  ·  研究队伍  ·  固定人员  ·  油气藏综合评价方向  ·  正文

张昌民

作者:   时间:2016-08-17   点击数:

张昌民 教授 博士 博士导师

  河南灵宝人,1984年毕业于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专业,1993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大学校长。联系方式: zcm@yangtzeu.edu.cn

  AAPG、SEPM和IAS会员,中国沉积学会委员,湖北省岩石矿物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石油学会常务理事,CNPC储层重点研究室学术委员会委员,石油学报、沉积学报编委。

  长期从事沉积学、储层地质、开发地质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讲本科生储层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地球科学进展等,硕士生储层表征、高等沉积学等,博士生资源勘查新进展等课程。在油藏精细描述和表征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诣,在现代沉积调查(露头精细解剖)、储层结构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及储层建模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重大学术价值和应用前景的成果。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九五”、部级项目二十余项,主持完成油田横向协作课题四十余项,现正承担国家重大专项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两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一项,省部级项目4项。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8部,获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九项。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2006-2008,基准面旋回的理论解析与定量层序地层模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1).

2) 2007-2009,三角洲储层密井网地质知识库建立及其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要研究人员(2).

3) 2008-2011,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地质研究,国家石油重大专项子项目,负责人.

4) 2005-2006,川西低效气藏解剖及相对高渗层预测方法研究,973子项目,负责人.

5) 2005-2008,煤层气地质建模方法研究,973子项目,负责人.

6) 2008-2009,被动裂谷盆地沉积体系及与主动裂谷盆地比较,国家石油重大专项子项目,主要研究人员(2).

7) 2008-2011,珠江古三角洲沉积体系研究,中海油,负责人.

8) 2006-2007,准葛尔西北缘红车断裂带三叠-第三系油气藏分布规律及有利目标评价,负责人.

9) 2007-2009,跃进油区主力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方案研究,中石油重大专项,主要研究人员(2)    

10) 2008-2009,黄河口地区浅水湖泊沉积体系研究(在研),中海油,主要研究人员(2)

11) 2006-2007,普光气田层序地层学研究及滩礁相储层预测,中原油田,主要研究人员(2).

12) 2005-2007,渤海海域上第三系沉积环境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综合研究,中海油,负责人.

13) 2002-2005,马海以东地区构造岩相及岩性油气藏目标评价,青海油田合作项目,负责人.

14) 2002-2005,正弦曲线型地层基准面旋回定量理论模型与层序模式,中石油创新基金项目,负责人.

15) 2000-2002,濮城油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建筑结构研究,中原油田,负责人.

16) 1997-1998,储层建筑结构分析与流动单元研究,南阳油田,负责人。

17) 1995-1996,三角洲储层精细解剖,国家八五攻关,负责人

18) 1994-1996,储层油砂体建筑结构分析与控制剩余油因素分析,南阳油田,负责人.

19) 1991-1993青海油砂山油田分流河道砂体精细地质模型研究,国家七五攻关,负责人

出版专著

1) 地面—地下对比建立储层精细地质模型.林克湘,张昌民,刘怀波,雷卞军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 X—CT技术及其在储层研究中的应用.张昌民,李联伍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3) 储层地质学.吴元燕,徐龙,张昌民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4) 陆相储层沉积学进展.林壬子,张金亮,张昌民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5)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张昌民,李建明,孙首臣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6)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应用.张尚锋, 张昌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7)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开发中的应用.尹太举,张昌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8) 储层随机建模系列技术.李少华,尹艳树, 张昌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发表的主要论文

1) 双河油田陆架型扇三角洲的沉积机理及向上变粗层序的成因,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2) 中国河流沉积学研究20年,沉积学报, 2004.

3) 泥质隔层的层次分析-以双河油田为例,石油学报, 2004.

4) 再论双河油田扇三角洲沉积模式,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4.

5) 基于流动单元的储层评价及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国科学(D)辑,2008.

6) 利用骨架砂体叠加图进行储层预测,石油学报,2008.

7) 基准面旋回定量表征的工作框架 ,2007, 石油天然气学报.

8) 基准面旋回对河道砂体几何形态的控制作用——以枣园油田孔一段枣Ⅱ—Ⅲ油组为例, 岩性油气藏,2007.

9) 层序地层学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实践,沉积学报, 2005.

10) 濮53块流动单元评价,石油学报, 2005.

11) 三角洲前缘砂体骨架的随机模拟,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12) 不平坦的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来自露头和地下的证据,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2003.

13) 濮城油田沙三中6-10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第二作者, 沉积学报, 2003.

14) 布尔方法储层建模的改进及应用, 石油学报, 2003.

15) 基准面旋回格架内砂体开发响应,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16) IHS-河流沉积学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名词.地球科学进展,1988.

17) 上荆江马羊洲网状河沉积特征及其形成机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88.

18) 青海油砂山油田第68层砂流河道砂体解剖学,沉积学报,1996.

19) 关于“石油天然气地质勘查专业”培养目标的几点意见.高等教育研究, 1996.

20) 建立地质模型的露头调查信息.石油学报,1995.

21) 储层砂体建筑结构分析.汉石油学院报学报,1994.

22) 柴达木盆地油砂山露头泥岩分形特征.石油勘探开发,1993.

23) 现代荆江江心洲沉积.沉积学报,10卷4期。1992.

24) 储层研究中的层次分析法.石油天然气地质,1992.

25) 马羊洲支叉干河床底形特征和浅层层理.江汉石油学院报学报,1991.

上一篇:

下一篇: 许晓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