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简介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312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依托长江大学立项建设,自20044月通过了建设计划论证以后,实验室建设工作正式启动,经过三年的建设于20075月通过了教育部建设计划验收。201512月通过了教育部评估。实验室主管部门为教育部,依托单位是长江大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邓运华院士,实验室主任为唐新功教授,常务副主任为黄彦铭副教授。

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有:地球物理信息探测技术(地震波场特征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电磁勘探新技术研究以及井下岩石物理信息的探测技术与应用研究)、地球化学信息探测技术(勘探地球化学、油藏地球化学以及新近发展起来的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地球化学技术及应用)、油气藏综合评价(油气储层物性评价和油藏描述与评价以及油气藏预测和动态监测的新方法研究)、非常规油气勘探方法与技术研究(非常规油气地质理论与资源评价技术、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非常规油气地球物理仪器)。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实验室已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研究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实验室将优化整合并不断引进一大批中青年高水平领军人才,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优势特色方向上形成了一支年龄、职称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具体目标为固定研究人员72名,流动人员55名,高级职称占比达到58.3%以上,博士学位占比达100% 45岁以下骨干教师占比达36.1%。实验室在原有7个学术团队基础上增加9个青年PI研究团队,力争3年内实现学术队伍优化与提升目标。

实验室成立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在主管部门和学校职能部门的领导与支持下,实验室坚持以国家急需、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为导向,通过研究人员的努力攻关与科学实践,在油气地质理论、勘探、开发及装备等领域形成了多个研究团队和特色研究方向。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667项,总经费达2.57亿元。28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获得教学成果奖6项,出版专著5部,教材3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1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223篇。形成了“凹陷区砾岩油藏勘探理论技术与玛湖特大型油田发现”、“高演化海相页岩资源潜力评价和选区”、“油气藏开发智能调控优化技术及工业化应用”、“复杂储层井下核磁共振测井装备及生产动态监测评价关键技术”和“水力压裂时域电磁监测方法与技术”5个系列方法技术,成果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部分成果国际领先。与此同时,实验室瞄准国家重大能源战略需求和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技术重大问题,不断凝练研究方向,聚焦科学问题,形成了以非常规油气资源评价与勘探技术研究为特色的创新团队,为我国南方页岩气勘探突破,特别是在中石化焦石坝页岩气整装勘探开发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和湖北省页岩气资源评价与勘探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验室现拥有的主要仪器设备有:大地电磁仪、色谱/质谱/质谱/数据系统、核磁共振岩心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全直径渗透率测定仪、色谱/质谱联用仪、48道多道瞬变电磁仪、稳定同位素质谱仪、水平井多相流增强配套装置、岩样电性参数扫描系统(AutoScan-)、岩石物性参数测试系统(Autolab100)大型工作站、集群 PC系统及各种辅助外设等实验设备。

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剩余油气资源评价、油藏开发中的动态监测等方面得到应用,为国家油气增储上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同时也为我国多个油气田市场接替创造了有利条件,创造了上百亿的经济产值。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目前,实验室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实验室的建设目标是:创造一流的研究环境,面向国内外开放,多学科联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重点在地球物理信息探测技术、地球化学信息探测技术和油气藏综合评价三个方向上联合各研究领域的优势力量协同攻关。经过 5年时间的重点建设,力争在电磁勘探新技术、地球物理测井、油气地球化学、油气藏动态预测等方面学术研究有创新、方法技术有突破,成为油气资源勘探技术研究领域总体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