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太举 教授 博士 硕士导师
尹太举,博士,教授。1971年生,1995、1998于江汉石油学院获学士和硕士学位,2002于中国地质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年博士后出站,2011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中第二负责人2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项3项,其它项目23项。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和应用沉积学研究,将储层建筑结构分析法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应用于地下储层研究,形成配套技术,有效提高了新井产量,降低了含水,取得很好社会效益并被广泛应用;提出了基于自然分段和多参数综合的流动单元分类技术,将流动单元分析法应用于油田剩余油分析取得良好效果。提出了四类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填补了浅水三角洲沉积空白,成果应用于渤海海域勘探,为该区年增7000万吨原油储量作出重要贡献,并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应用。利用高分辨充层序地层学原理对普光气田储层进行研究,弄清了储量分布特征新增天然气储量50亿方,为该气田的开发方案制定奠定了地质基础。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石油化工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湖北省教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7篇,国际会议交流论文10篇。2003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博士后,2007年被评为荆州市十大杰出青年。
代表性科研项目:
1) 2008-2009,被动裂谷盆地沉积体系及与主动裂谷盆地比较(在研),国家石油重大专项子项目,负责人.
2) 2007-2009,三角洲储层密井网地质知识库建立及其应用(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负责人.
3) 2006-2008,基准面旋回的理论解析与定量层序地层模型(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负责人(2).
4) 2007-2009,跃进油区主力油藏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方案研究(在研),中石油重大专项,负责人.
5) 2008-2009,黄河口地区浅水湖泊沉积体系研究(在研),中海油,负责人.
6) 2006-2007,普光气田层序地层学研究及滩礁相储层预测,中原油田,负责人.
7) 2005-2007,渤海海域上第三系沉积环境沉积体系与储层特征综合研究,中海油,第二负责人(2).
8) 2005-2006,川西低效气藏解剖及相对高渗层预测方法研究,973子项目,第二负责人(2).
9) 2002-2004,濮53块流动单元建模技术研究及应用,中石化合作项目,第二负责人(2).
10) 2002-2005,马海以东地区构造岩相及岩性油气藏目标评价,青海油田合作项目,第二负责人(2).
11) 2002-2005,正弦曲线型地层基准面旋回定量理论模型与层序模式,中石油创新基金项目,主要研究人员(2).
12) 2000-2002,濮城油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建筑结构研究,中原油田合作项目,第二负责人(2).
13) 2005-2005,涠洲12-1油田沉积相和储层精细描述研究,中海油合作项目,主要研究人员(4).
14) 1997-1998,储层建筑结构分析与流动单元研究,南阳油田,第二负责人(2)。
15) 1994-1996,储层油砂体建筑结构分析与控制剩余油因素分析,南阳油田,主要研究人员(3).
专著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开发中的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北京,2007,第一作者
第一作者论文
1)基于流动单元的储层评价及提高采收率研究,中国科学(D)辑,2008:38(增).
2)利用骨架砂体叠加图进行储层预测,石油学报,2008,29(6).
3)基准面旋回格架内砂体开发响应,自然科学进展,2003:13(5).
4)濮城油田沙三中层序格架内储层非均质性初探,石油学报,2003:24(5).
5)濮城油田沙三中6-10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沉积学报,2003:21(4).
6)濮53块流动单元评价,石油学报,2005,26(5).
7)濮53块开发动态变化,中南大学学报,2006,37(增).
8)层序地层学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实践,沉积学报,2005:23(4).
9)东营凹陷滑塌浊积岩沉积特征及油气藏勘探技术,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6:27(1).
10)低效气藏成因层次剖析,天然气工业,2007,27(3).
11)马东地区地层圈闭成藏条件再认识,西南石油大学学报,2008,30(3).
12)储层结构控制下的开发响应特征初探,地质科技情报,2006,25(3).
13)地质综合法预测剩余油,地球科学进展,2006,21(5).
14)双河油田剩余油分布地质综合预测,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06,25(4).
15)复杂断块油田剩余油分布预测,石油实验地质,2004:26(3).
16)利用Surfer建立储层地质模型,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6).
17)地下储层建筑结构预测模型的建立,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2:17(3).
18)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4).
19)马厂油田储层层次结构分析,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1:23(4).
20)建立储层流动单元模型的新方法,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9:20(2).
21)双河油田井下地质知识库的建立,石油勘探与开发,1997:24(6).
22)Yin taiju, et al. Reservoir connectivity evaluation in t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framework,
AAPG 2008 Conference and Exibition, San Antonio, USA.
23)Yin Taiju, et al. Lessons from the failure of Well Madong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marine Basin Systems: Depositional Processes and Products, Stratigraphy, and Petroleum Reservoir Exploraton, Beijing, China, 2007 ; 24)Changmin, Zhang , Yin Taiju,et al. Remaining Oil Prediction Based on Geological Methods, AAPG ;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Perth, Australia
联系方式:yintaij@yangtzeu.edu.cn 13872220117